随着ERP产品线的日益丰富,企业对ERP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数据准确性差、收集速度慢、信息化不共享等问题,有强烈的需求意识。但很多企业对ERP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的比较到位,但对ERP系统的功能缺少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实施及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实施效果不明显,具体说明如下:
一、软件选型不切合实际贪多求全
大多数企业上ERP的重要原因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难解决的问题,希望借助ERP的实施,一揽子解决问题,因此在ERP选型时报有很美好的设想,期望ERP系统能深入企业管理的各方面,通过理顺企业流程、固化流程等操作,把暴露的问题都解决掉。但企业的决策者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软件是人为操作的,中小企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管理思路不固定。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等多变,而ERP软件是一个相对固化的系统,频繁的修订软件流程以适应管理流程会带来很多弊病。单纯靠软件去推动企业流程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很多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不高,对软件思想的接受程度很容易被领导层忽视。
二、培训宣传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般来说,企业领导人是改革的倡导者。是企业ERP管理系统的主要推动者,对ERP的实施抱有很大期望,也有足够的重视。但能否真正的把这种思想传达到第一位员工,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这是决定ERP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员工对于如何应用ERP系统来解决企业的问题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不了解如何维护系统,也不了解如何衡量系统的运行情况。企业ERP的操作人员大多是第一次接触ERP产品,对ERP的功能、职责权限、角色定位等都很陌生,很多操作人员一开始就被调研、培训,根本一头雾水,根本没有把企业实现与软件思路进行的结合。不知道自己应该在操作中发挥什么作用。只是机械的根据培训人员的要求操作业务,这种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作法导致操作人员只会操作培训相关的业务,对新发生的业务没有自己的判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三、调研不够深入
成熟的ERP产品都有自己的流程与模块,但这些模块与流程是根据大多数企业的通用情况进行设置的,没有考虑行业及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如果全部按标准流程走的话会带来很多使用不便。包括流程不合理、运转不流畅、控制不到位。甚至管理数据的缺失。使ERP实施的结果只是把一个大众化的软件套在了每一个企业身上,千人一面,使企业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很难发挥作用。要充分重视调研的作用,ERP实施的过程就是量体裁衣的过程,ERP的重要特点就是能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融合,开发出适合企业特点的管理系统。而调研就是量体的过程,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和企业长期形成的独有模式。结合企业ERP系统的特点,固化、融合到一起,形成本企业特有的管理系统,以发挥软件的最大功能。
服务热线
0571-85383032
售前咨询(09:00-18:00)
Copyright@2008-2016 博软(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5996号